《绿皮书》:备受争议的奥斯卡最佳,凭什么让我看了不下三遍

《绿皮书》这部电影,作为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,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"绿皮书"到底是什么,"绿皮书"的全称是《黑人司机绿皮书》。意思是专门给旅途中的黑人致电能够吃饭、睡觉的地方的,很显然,这本书是种族歧视的产物,而这部电影也跟种族歧视有关。

不管是否获得了奥斯卡,小编个人都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,剧本扎实,两位主演演技了得,明明是在讲一些大道理,却丝毫没有说教味。所谓的寓教于乐,大抵就是如此吧!看起来省心,看完让人有所思、有所得,这就是小编对好电影最为浅薄的定义,也无怪乎会看好几遍了。

这部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,讲述了意裔美国人托尼被聘用为世界上最好的爵士钢琴家唐•雪利的司机,并且载他去美国南方地区进行巡回演奏。美国南方地区也是美国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地区,因此身为黑人的唐•雪利受到不少侮辱,但是托尼一路上都帮助唐•雪利,并且让他成功的认识了自己。

身为意大利人的托尼粗枝大叶,给妻子写日记也只会写流水账,在唐•雪利的帮助下,托尼开拓了自己的眼界,也学会了如何给妻子写情书。

总之,两人在旅途中相互帮助,团结友爱,最后成了挚友,直至死亡,影片的故事看起来十分的平凡,而且同类电影也不少。比如《为黛西小姐开车》,再比如《触不可及》,都是黑人与白人的故事,但是《绿皮书》更温和,更细腻,影片的基调轻松愉悦,看着很温馨,但是也并没有因此失去深度。

唐•雪利是生活在社会最高层的黑人,这在别人看来是很奇怪的,因为不管是在黑人还是在白人眼里,他都不应该是这个阶层的。这就导致唐•雪利在两边都不受欢迎,造成了他自身的孤独,因此他一方面去迎合白人,另一方面又去为黑人抱不平。而只有自己觉醒,才能真正的找回尊严。

真正的其实是自我歧视,电影里有一个场景,两个人滞留在公路上,公路边有一个农场,农场里忙活的黑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这两个人。为什么,因为一个白人在为黑人开车,在白人眼中这件事情不寻常也就算了,但是如果在黑人眼中都觉得不寻常的话,那不是自我歧视又是什么呢?

"暴力永远不能取胜,保持尊严,才会赢得真正的胜利。"唐•雪利深谙这句话的意思,因此他最后拒绝了为白人演出。从唐•雪利的角度看,电影讲的是种族歧视,但是从托尼的角度看,电影是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

托尼很擅长交际,他能轻易摆平很多事情,这也是唐•雪利雇他的原因。对于托尼来说,唐•雪利不是一个黑人,而是一个雇佣自己的人,所以他并没有用歧视的眼光去看他。但是托尼却是一个生活在白人底层的人,所以他没有种族歧视,而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好坏,是决定他是否有好工作的原因之一。

如果不是他的"好人缘",他不会成为唐•雪利的司机。《绿皮书》是一部让人非常舒服的电影,演员的演技在线,故事的叙述合理,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妥帖。尽管它没有很炫酷的特效,也没有很高难度的动作,但是正是因为平凡才能更接近观众。

近几年奥斯卡越来越政治正确,似乎看的不是影片的制作,而是看的故事的政治性是否正确,这也是《绿皮书》受到争议的很重要的原因。电影中涉及的种族歧视、阶级歧视、性取向歧视无一不对准了奥斯卡的奖杯。但是电影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,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,所以鼓励并嘉奖这种政治正确的影片也未尝不可。

评论